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交流 > 正文
药学院(教师)科研交流活动指南
时间:2018年12月25日 浏览次数:

随着我院教师科研能力的不断挺升

一.科研交流形式

以科研报告或学术沙龙的形式开展科研工作及项目的交流

1.1  学术报告

报告人根据个人课题实际情况,对研究向的背景,课题进展情况以及科研方法进行介绍。

1.2  学术沙龙

学术沙龙以研讨方式进行,主要针对我院科研中的突出问题或某一共同研究方向进行深入的研究与讨论,如科研平台资源的合理利用、整合资源合理开发蒙药等内容。

二.科研交流内容

科研交流以科研方法,科研技巧以及学科发展方向为主要报告内容,可参考选取的报告方向为:

2.1 学科研究进展,学科研究新方法

    主要介绍学科发展的最近进展,例如中药有效成分研究新方法、网络药理学、高通量筛选方法等。

2.2 科研项目介绍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自治区科学基金、卫生及教育厅、医科大学等资助的科研人员介绍本项目研究方向。

2.3 研究平台仪器使用

    由平台仪器负责人员,就平台仪器的使用方法及功能进行介绍,促进高新仪器的使用。如LC-MS在代谢或结构鉴定中如何使用进行介绍。

2.4 科研方法及科研心得

1) 常规科研方法及技巧的介绍。如文献管理软件Endnote的使用方法、文献的检索与原文的获取、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软件Sybyl的使用等;

2) 科研心得,分享科研过程中的收获并通过实例介绍解决方案。

三.科研交流人员

科研交流日参与人员包括全体药学院教师,并适时邀请我校或外校相关专家进行学术报告。

3.1 报告人员的选择方法

    科研交流报告人员的选择采用推荐和自荐相结合的方式。每次活动由学校点负责人推荐1-2名教师进行学术报告;同时,鼓励中青年教师自荐分享科研研究项目、研究方法和研究心得。

3.2 报告人的分类

1) 研究生导师(含二导):导师作为科研的领航人,对项目研究的成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一个导师聘用周期内(3年),必须完成一次科研报告;

2) 科研项目负责人:已经取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卫生厅、教育厅、校及科研资助的项目负责人,在项目实施周期内,必须完成一次科研报告;

3) 仪器负责人:负责管理使用仪器的教师,应对该仪器的使用方法或其在科研中应用的事例进行介绍。

四.奖励原则

4.1 报告人

4.2 与会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