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下半年至2018年9月,任药学院副院长,分管教学工作,兼党总支纪检委员。2018年10月起,因包保全院长出国访学,临时主持药学院行政工作。在校、院两级组织和领导的坚强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鼎力支持下,不断学习,坚定理想信念,贯彻落实上级组织决策部署和学校工作安排,积极推进分管工作,勤勉敬业,遵纪守法、廉洁自律、勇挑重担、扎实工作,完成了任期工作目标和任务。
一、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工作任务情况
1.基于现实条件,做好药学院教学工作顶层设计
经过充分调研和论证,制定了十三五期间学院教学条件重点建设项目,按轻重缓急进行了排序,在任期内分年度推进落实。
2.加强专业建设,高起点打造新上专业
各专业负责人为新生开设讲座,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已成为常态。修订了6个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融入了双创教育,强化了实践教学。推进落实了两个新上专业(临床药学专业、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的课程教学、师资、实验教学、教材、实习实践等教学环节有关事项,以高起点开启两个专业的人才培养,临床药学专业已完整培养一届学生,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已完整培养两届学生并成为自治区级转型专业,两个专业均完成了学位申请。
3.着力理论课信息化资源建设,推动课程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
(1)围绕课程中心建设,全面开展课程信息化资源建设,学院开设课程全部上线,并获校级各类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9项(7门)。
(2)利用课程中心教学资源,引入案例式、问题式、线上线下混合式、翻转课堂、雨课堂等新的教学模式。新增自治区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3门,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4门。
(3)学院教师共出版理论课教材50部,其中主编6部,副主编18部。出版学习指导类教材2部,其中主编1部,副主编1部。国家级规划教材2部。
4.实验课教学信息化资源建设弯道超车,取得突破性成果
(1)打造实验教学金课,获批2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2)学院教师共出版实验类教材3部,其中副主编1部。
5.夯实实践教学条件,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能力培养
(1)实验室建设:以新上专业实验室建设为抓手,兼顾老专业,加大投入,强化校内实验教学条件建设。新建了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实验室、临床药学毒理学实验室,累计投入建设资金470万元,分别于2015年、2018年投入使用。即将建成投入使用的临床药学实训中心投入200万元。投入100万元补充和新增其他老专业所需仪器设备。投入100万元改造通风设施,实验环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2)药用植物园建设:完成金山校区药用植物园园区土地、药用植物物种及物候的摸底调研、挂牌工作,将园内部分土壤置换为耕地用土,开辟《药用植物栽培学》实验田并开展实验教学,引种和种植药用植物共计80余种。完成了红山口校区药用植物园的规划设计和招标。
(3)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新建赛罕乌拉实践教学基地、北京澳合药物研究院实践教学基地、内蒙古格林特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实践教学基地。分别与大唐药业、河北中医学院所属安国实践教学基地、内蒙古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实训中心达成合作意向。
(4)实践教学体系优化:整合优化校内外资源,基本构建了多元主体参与的基本技能训练、综合能力训练、科研创新能力训练、岗位胜任能力训练四位一体的多层次、递进式、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创建了以赛促学的常态机制,提升了本科生实践和创新能力。本科生在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中获三等奖1项;在全国医药院校药学/中药学专业大学生实验技能大赛中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在全国中医药院校中药腊叶标本制作技术竞赛中,获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
6.聚焦教学能力提升,打造优质的师资队伍
(1)多途径创造培训和交流机会,从教学组织和设计能力、执业和岗位胜任能力、专业研究能力等方面,培养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组织教师参加药学、中药学教指委组织的课程教学培训,参加微课制作、慕课建设、翻转课堂、雨课堂、混合式教学等相关培训,并积极推进各种教学方法的实践。派出6名教师参加临床(中)药师规范化培训,并取得临床药师证和临床中药师证,17名教师接受了短期GMP培训。投入经费开展“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训练项目”的立项。
(2)学院教师荣获自治区级教坛新秀1名、自治区级优秀教师1名、自治区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全区“十二五”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先进个人1名;获校级教学名师2名、教坛新秀9名,优秀教学团队2个,校级教师楷模12名、优秀教师17名,优秀教学管理工作者2名。
(3)学院教师获“中医药社杯”高等学校中药学类专业青年教师教学设计大赛中初级组二等奖1项,高级组三等奖1项;获全国药学/中药学类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获自治区青年教师教学技艺大赛二等奖2项。获全国药学/中药学类青年教师微课大赛一等奖2项,全国临床药学专业青年教师微课大赛二等奖1项,人卫慕课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微课制作大赛二等奖1项。
7.围绕本科教学工程建设,开展教学改革,凝练教学成果
学院获批质量工程项目21项,其中自治区级3项,校级16项。获批教改项目60余项,其中国家级5项,自治区级9项,校级近50项;发表教改论文50余篇。获自治区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2项,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二、个人思想、作风、廉洁自律等方面情况
1.个人思想方面
通过加强学习培训,不断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坚持中心组学习和“三会一课”等学习制度,结合各种学习平台,认真学习了党章党规、宪法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及习近平关于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等的重要论述,积极领会精神要义,不断加强党性修养,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2.作风建设方面
积极参加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以党员领导干部的标准要求自己,不断坚定理想信念,发挥党员领导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忠诚担当,清正廉洁,遵章守纪,克己奉公,务实工作,坚决反对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能够顾全大局,不计私利,真诚友善待人。
3.廉洁自律方面
认真学习贯彻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规定和要求,工作中做到自重、自省、自励,带头坚持原则、守住底线,不碰红线,并认真履行监督执纪的职责,严格管理和监督分管部门和分管人员。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分管工作中涉及评优、立项等重大事项,充分发挥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和专家的作用,严把评审关,结果经党政联席会通过,并公示,主动接受党组织和广大师生监督。涉及学院“三重一大”事项,均由党政联席会议讨论集体决定。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1.政治理论学习的深度不够,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自觉性和能力不足。今后,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的深度,融汇贯通,并联系实际工作,自觉践行,从理论中找原因找方法。
2.密切联系学生不够。 教学的两大主体就是教师和学生,由于分管工作原因,和教师的沟通交流较多,但和学生的联系很少。今后,要经常深入学生当中,和学生交朋友,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专业诉求,解决实际问题。
3.对现代教育理念、教育手段的系统化学习不够,创造性推动学院教学改革工作的力度不够。今后,要密切跟踪先进教育理念和手段,加强系统学习,用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武装自己,推动其在教学中的运用和推广。
4.对行政管理的系统学习不够,目前行政管理经验主要来自实践,但理性的科学的管理必须有科学的管理理论的指导。今后,要抽出时间系统学习,不断提高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